广西柳州市司法局:多措并举优化营商环境 助推地方经济高质量发展
多年来,柳州市司法局紧紧围绕柳州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充分发挥司法行政职能,采取四项举措,不断优化营商环境,以高质量法治建设助力服务地方经济高质量发展。
加强行政执法监督,全力营造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环境
一是建立包容审慎柔性执法事项清单,让行政执法更有“温度”。印发《柳州市关于全面推行包容审慎柔性执法的指导意见》,建立包容审慎柔性执法事项清单,倡导“包容审慎柔性执法”新理念,明确慎用行政处罚措施,广泛运用说服教育、劝导示范、警示告诫、指导约谈等柔性执法方式,让行政执法既有“力度”又有“温度”。目前,全市已公布实施17个领域398项免处罚免强制清单。截至2023年9月,全市已实施免罚案件超过32万件。
二是开展专项行政执法监督,让经济服务更有“精度”。对《柳州市柳州螺蛳粉产业发展条例》《柳州市莲花山保护条例》等10部柳州市地方性法规实施情况进行专项执法监督。通过梳理,对每部法规的主要执行部门及责任部门,提出工作机制、法规配套、执行力度、司法适用等方面整改意见并督促落实。为维护消费者合法权益和市场秩序,打造柳州市优质旅游服务品牌,2023年“五一”假期期间,开展全市旅游市场监管领域专项行政执法监督,以召开座谈会、听取汇报、现场监督等多种形式开展。对执法单位开展“五一”假期旅游市场综合整治活动的执行情况、行政执法“三项制度”落实情况、投诉处理情况等开展重点监督指导。
加强企业法律服务供给,全力打造法治化营商环境
一是加强立法保障。围绕全市经济高质量发展,推动《柳州市木结构连片房屋村寨消防条例》《柳州市知识产权保护和促进办法》等立法项目。坚持开门立法,通过深入立法联系点调研,召开座谈会、论证会、听证会等形式,广泛征求专家学者、人民群众、企业和行业协会、商会等意见建议。
二是深入开展涉企法治体检。建立完善“司法局+工商联”“律师事务所+商会”双重合作机制。以深入开展“万所联万会”活动为契机,组织全市35家律师事务所与市、县(区)两级工商联及所属154个商协会建立联系合作机制,组织19家律师事务所和58名律师进驻柳州市民营经济投诉服务中心,建立“司法局+工商联”“律师事务所+商会”双重合作机制,预防和化解纠纷。同时联合市工商联开展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专项法律服务行动,组织仲裁、商事调解、律师、破产管理、不良资产处置机构为商会、企业提供专项法律服务。
三是强化公证惠企服务。为满足知识产权保护的需求,柳州市公证处于2023年初专门建立了知识产权类公证专项工作机制,抽调业务能手组建了一支专项服务团队,对知识产权类公证业务需求作出及时反应,参与知识产权事前、事中、事后的全程保护,办理涉知识产权证据保全、知识产权转让、知识产权申报等方面的业务。起草了《柳州市公证处涉知识产权类保全公证操作规范》,对涉知识产权类保全业务的受理、操作、材料处理、封存、文书起草、审批、制证、送达等环节均提出了规范化要求,已初步形成规范化业务服务模式。
四是优化司法鉴定服务。今年7月,在全区司法鉴定管理工作推进会暨全区司法鉴定行业突出问题专项整治行动动员会上,柳州市司法局以“‘四建四强’提效能 司法鉴定惠民生”作经验交流发言,分享了该局近年来在提升司法鉴定队伍和加强司法鉴定行业管理的积极作为和法治为民担当。
五是加强企业法治宣传。举办“民法典进企业”系列宣传活动、“送法进螺蛳粉生产集聚区”主题活动,通过开展民法典宣传讲座、“法律大篷车进企业”“法治体检”等活动,为企业管理人员、职工送上了精准法律服务。
加强涉企矛盾纠纷调处工作,全力建设企业健康发展环境
一是建立商事调解工作机制。为落实把非诉讼纠纷解决机制挺在前面的部署要求,切实从源头上减少诉讼增量,柳州市率先在广西探索形成商事调解新机制,成立广西首家商事调解中心,搭建起了解纷止争“快车道”。
二是积极化解涉企矛盾纠纷。打造柳州特色品牌,与工商联成立了柳州市螺蛳粉协会人民调解委员会,这既是开展调解工作的新探索,也是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的意见》“强化民营经济发展法治保障”重要指示的深入实践,对解决螺蛳粉产业面临的知识产权、企业用工、金融纠纷等有着重要作用。
三是依法办理涉企行政复议案件。在案件办理中,充分考虑涉企主体的长远发展,贯彻行政处罚教育为主惩罚为辅原则,将涉企案件调解贯穿于整个复议过程,充分搭建申请人与被申请人沟通平台,能调尽调,对于未达成调解的涉企案件,充分听取企业、行政机关意见,耐心解释法律法规,坚持采用说理式文书,努力从实质上化解行政纠纷,做到“案结事了”促进企业健康发展。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用微信“扫一扫”,点击右上角分享按钮,
即可将网页分享给您的微信好友或朋友圈。